影视二创“闯入”短剧世界:观看、停留、跳转,都是钱
文|深响 祖杨火了大半年,短剧还在向前狂奔:王晶、周星驰等名导先后下场;平台继续加码,抖音面向行业伙伴发布"辰星计划"提供资金和流量支持,快手星芒短剧的扶持政策也再次升级,对优质项目的参投金额提升、并覆盖全链路服务;春节档成了平台、片方、投手新的战场,各方严阵以待,等待流量集中爆发。但光靠「做短剧」赚钱越来越难了。嘉书科技、冰甜短剧创始人王小书提到,微短剧生意可能不是很赚钱,制片方和出品方能够拿到的钱在票房中的占比是很低的;即使创造出消耗破亿的大爆款《无双》的片方,也在采访中澄清"自己压根没挣那么多钱"。充值破亿、消耗过千万的背后,这些钱大部分都流向了中间的投流和分发环节。而在平台和投手之外,「短剧分发」则更加"低成本高回报"——投流需要启动资金,但分发完全靠自然流量,达人有粉丝就能做,花费的成本只有剪辑的精力和时间;投流讲究"快",短剧刚上线就需要快速测验、赛马,跑出来的短剧接着投,没跑出来的立即停投,而短剧分发偏向"长尾",有足够长的时间等着用户的垂青,只要内容好,依然有的赚。「短剧分发」就是达人将短剧二次创作后吸引自然流的过程,用户的观看、停留、跳转,都会被计算成相应的费用。第三方分发平台快银联合创始人鲁恩文告诉「深响」,其签约的一位达人,靠一支二创短剧视频赚了80多万的用户充值流水。短剧江湖已成,这个江湖,很不简单。机会与门槛拆解短剧的生意链条,彼此之间连接紧密、利润层层交叠:最上游的是内容生产方,产出剧本、拍摄短剧;中间是投流方,将产出的内容切割成无数条投流素材,凭着单列信息流永不枯竭的供给,持续喂养给用户,靠点击量赚钱;第一轮投流结束后,再把一些内容优质但没能跑出来的短剧交给分发方,二次创作后再吸引用户点击屏幕左下角的蓝色小卡片跳转付费。如此循环……虽说投流拿到的依然是大头,但在庞大的生意体系里,短剧分发带来的杠杆诱惑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入局。有粉丝数和剪辑能力的二创达人一边接商单赚分成,一边还收徒、收团队,赚个"课程费";有短剧资源和达人资源的平台、MCN机构,做起了撮合服务商,赚中间的差价。抖音、快手都在站内上线了小程序推广计划,创作者满足1000粉丝条件便能领取任务;还有的第三方MCN机构也成立了独立的分发App,获得一批短剧授权后,签约达人和素人,按比例收钱,入局者包括快银、好省、熊猫等。抖音、快手小程序短剧推广页面短剧分发的入局门槛低、普通人的机会也比较多,但其实真正做起来还是有不少的挑战。在仅凭自然流的前提下,短剧分发的素材从发布到付费,中间充满了不确定性:庞大的流量池里,如何保证内容素材被用户刷到,用户刷到后能否被吸引,被吸引后又能不能主动充值——每一个环节都是考验。在快银平台鲁恩文看来,所有的考验可以归纳为两点:内容和技术。「内容」是分发平台和二创达人的核心竞争力。这一方面体现在短剧内容的独家性和短剧数量的丰富。对短剧分发平台来说,剧库里的内容丰富多样,可供达人的选择就越多,相应也能拉开和其他分发平台的差距;而有了短剧的独家分发权,意味着达人想要剪辑这部短剧,只能和这家平台合作、挂载它的链路,平台的利润更有保证。另一方面体现在切片素材的吸睛度,这关键在二创达人的剪辑能力。和投流的混剪切片不同,短剧分发的切片要有起承转合、有前后剧情逻辑,所以二创达人需在看完全剧后,将内容重新拆解提炼,删掉平淡剧情,浓缩成几分钟的"精华",并且能过原创。「